返回
公司新闻 产品分类 +

排除凹印糊版(脏版)故障 改善油墨转移效果

2021年05月07日

20190114111201_5761.jpg




一、如何排除凹印糊版(脏版)故障?

糊版也叫脏版,是在凹印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油墨沾在了本不该印刷的地方上。

1.jpg


它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如下:


1.刮刀

刮刀磨损后不够锋利,不能把油墨刮干净;刮刀角度太小或装成了软片刀,压力过小都会造成糊版现象。这时,应调整刮刀角度或压力,甚至更换刀片。


2.版面粗糙

这种情况一般是在印刷量过多时才产生,新版一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此时应该用金相砂纸把版面打磨光滑或者把版放在快干溶剂的油墨中空转1~2h,如果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只能让制版厂重新镀铬处理。


3.油墨对铬的亲和性较强

这种情况也会造成糊版现象。这时可以更换不同厂家的油墨试用,或者加用量不超过2%的异丙醇(在周围环境空气较干燥时)。


4.慢干溶剂

当使用慢干溶剂并且刮刀很接近铜版时,印版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很小,而版面由于使用慢干溶剂还处于湿润状态,这就很容易造成糊版现象。这时应换上快干溶剂或使刮刀尽可能远离铜版,如果还不能解决时,可用风吹干版面。采取这些措施时,应注意与车速相配合,车速过慢时,可能会造成油墨转移不上薄膜的后果。


5.油墨中掺有杂质或油墨粘度太大

有时油墨中的杂质会牢牢地粘在刀刃上,使刀刃无法把油墨刮干净,从而产生糊版现象。这时要用80~120目的滤网过滤油墨。油墨的粘度太大时可适当多加些溶剂,可有效地解决糊版问题。


2.jpg

在实践中,最棘手的糊版原因是:使用单一溶剂而质量又不是很好的油墨进行印刷,刚开始时一般不会有问题,但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产生糊版现象。这时可以看见版的表面粘了一层有颜色的东西,用溶剂很难擦掉,这是因为油墨中的树脂析出后牢牢地粘在了版上,只有用酯类溶剂才能擦去,最好是专用的清洗剂。把版洗干净后用混合溶剂,如乙酯:甲苯(8:2)、乙酯:丁酮(7:2)就可有效地解决问题,但这里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如果用乙酯、甲苯能解决时,最好不用丁酮,因为丁酮的残留气味较浓,可能对印刷品的质量有影响。另外,在使用这一混合溶剂时还要注意与车速相配合,车速过慢时就很容易产生干版现象。


3.jpg


二、如何提高油墨转移效果?

凹印中,油墨转移也就是把网穴中的油墨粘到薄膜上。一般来说,转移率(即粘到薄膜上的油墨与网穴中油墨的比值)不可能达到100%,而这个转移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有时,在一些网穴很浅的层次版中就经常会遇到印品表面呈现出星星点点的雪花状的故障,这个问题较为棘手,下面就对这一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1.使用慢性溶剂 比如甲苯混合二甲苯溶液或单独使用二甲苯,特别是在空气湿度较大时,必须要注意不要用快干溶剂,有条件时可装中央空调来控制印刷环境湿度,或在印版附近放些干燥剂。


2.调整刮刀 包括调小刮刀压力、把刀片装成软刀片、把刀的角度适当调小,以免刮刀把刮去了大部分油墨从而使油墨转移不上。或使刮刀尽可能接近印版,使印版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尽量减小。


3.调整墨盘  使印版最大限度地浸泡在油墨中,从而使版面保持湿润状态。


4.清洗印版   用铜丝刷仔细清洗网穴,把堵塞在里面的油墨洗去,清洗时最好用专用的洗版剂或去污粉。


5.调整机速  使机速尽可能加快。


6.调整压印胶辊压力 使胶辊压力适当减小。


7.调整油墨粘度  因为过大或过小的粘度都会影响油墨转移效果。

4.png


从制版方面看,应尽量把网穴制深一些,并且要保证质量。否则没印多久大量网穴就会被磨平,使装在网穴中的油墨量变少,从而影响油墨转移效果。


从油墨方面看,要求其有较好的粘性,这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粘性较差的话,就很难达到好的印刷效果。要尽量使用新墨,因为一些旧墨经过多次重复使用后,会析出树脂,牢固地粘在网穴中难以清洗,或刚清洗后又重新粘上,这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问题。

0180de5bc9b100a801213dea7484fa.jpg

QQ娴忚鍣ㄦ埅鍥?0210321094730.png

20190114110900_7324.jpg


产品分类